1、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工资分配制度和晋级增资机制。
2、教师职称评聘应该与岗位设置相结合。
从以上两方面可以看出,教师职称绝对会有大的改革,因为目前的职称都不符合以上规定。
第一:目前的职称根本不能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工资分配制度。
目前老师的待遇不是看谁工作量大,而是看谁的职称高。但职称高的老师可能不上课,可能在休假,可能在一些比较悠闲的岗位上,但人家照样可以享受最高的工资待遇。所以,多劳多得在学校是不存在的,至少职称是不能体现多劳多得的。
优绩优酬的意思就是干的成绩好应该享受最好的待遇,但是目前的职称显然也做不到。看看各校,教学能力很强教学成绩很好的的老师很多照样评不上高级职称,而一些教学不怎么样的,甚至是不上课的老师很多都早早评上了高级。
如果职称在这两方面能改进,绝对是最好的改革了。
第二:目前的职称也无法体现老师增资晋级的需求,很多老师辛辛苦苦一辈子还是初级职称。
老师这个职业为什么没有吸引力?尤其是吸引不来男教师?最主要的原因其实不是待遇低,而是晋升无望,看不到未来。因为老师的待遇就是看职称,而职称还有指标限制,导致很多老师注定是评不上的,评不上就注定一辈子只能是低工资。有些老师甚至临退休了还是初级职称,这样的职称制度怎么可能吸引男性来呢?
如果新《教师法》能够设置一套科学的老师晋级增资的工资机制,对老师们绝对是最大的利好。但要想设置合理的晋级增资机制,唯有改革职称,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所以职称改革绝对是有望实现的。
第三:目前的职称评聘、岗位设置也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
现在的职称评聘是分离的,评职称的是学校,但聘任的是各地的人事局。学校很多老师职称评上多年也没被聘用,导致待遇也上不去。
另外职称评聘与岗位设置也不合理,目前的学校行政领导是和一线老师一起竞争职称的,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导致一线老师评职称的难度更大。看看各学校,校长副校长虽然长期不上课,但基本上都早早评上了高级职称,而一线教师呢?虽然常年在一线上课,但照样评不上职称。
以上是“教师职称会不会改革”的全部解答,如果想要学习更多相关知识,欢迎大家前往公务员考试网官网。
版权声明: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上岸鸭公考”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上岸鸭公考”。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lihui@gaodun.com,电话:400-600-8011),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