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行面试:答题没话说怎么办?

2021-01-20 15:18:09 来源: 上岸鸭公考 责任编辑: 高顿农信社

面试的学员是不是经常有这样一个困扰,那就是看到题目,心里知道怎么答,但就是不知道怎么说?“说也能说出来,但是感觉自己说的很少,怎么办!”
 

相信很多考生在备考的时候都遇到过,面试不同于笔试,面试考场上说不出来,知道的再多也没用。其实,张嘴答题并不难,想要做到条理清晰也是有章可循的。下面高顿教育就来带大家一起看看,如何解决答题没话说的难题,让自己能够张得开嘴、说的清楚。
 

心里有想法,但是完全张不开嘴,主要是因为语感不够 。培养语感,方法有两个:
 

第一,心理上突破防线,不要害怕张嘴说。
 

说的不好也没事,谁都不是一开始就会的,我们要做到的第一步是张嘴去说。说的时候,不要急于树立太高的标注,说不成整句就说半句,半句也说不出就说关键词。量变促成质变,各位考生一定不要答几句就放弃,务必要坚持下来。
 

第二,大声朗读,弥补表达上的不足。
 

在运用方法一的时候,考生们可以自我判断一下,自己是否存在词汇量不足的问题,如果有些话就在嘴边,但是真的想不起来用什么词,就说明平时类似的表达比较少,脑子里的词汇量调不出来。考生只需要大声朗读手头上的答案、按不同的题型去分块练习,养成良好的语感。
 

能张开嘴说,但是说不了几句,主要是因为对于题目的分析不够全面,导致只能寥寥数语谈谈直观想法。想要全面的分析题目,需要有清晰的思考逻辑,核心原则是自圆其说,具体方法是先做出判断,给出明确的态度,再围绕自身的态度,自圆其说。
 

江西农商行笔试已考完,每年上岸的学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面试提前学。
 

近期面试热点
 

大数据资助有温暖更有尊重


【背景链接】

(引自人民网)据报道,西安某大学通过自主开发的大数据平台,分析了学生在学校刷一卡通的数据,找出每月在食堂吃饭 60 次以上、每天吃饭低于平均值 8 块钱的学生进行资助。按照每天 6 元的补助标准,一学期 720 元餐补,悄悄打进了一些学生的饭卡。
 

【模拟试题】

西安某大学分析了学生在学校刷一卡通的数据,找出每月在食堂吃饭 60 次

以上、每天吃饭低于平均值 8 块钱的学生进行资助,悄悄地打进了一些学生的饭卡,你如何看待这个举动。
 

【参考解析】

步入大学的校园对很多人来说是梦开始的地方,但对于部分贫困大学生和家庭而言也意味着要承担非常大的压力,针对于此政府一直以来对于大学生都有贫困补助,但大学生贫困补助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具有争议的。一方面主观因素影响太大,很容易有走后门和潜规则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公开的评选过程对于很多贫困生而言要把所有信息公之于众,这非常有可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还有可能引发歧视。而西安某大学的做法既保证了公平还体现了一个大学应有的温暖。

 

首先,用有标准的科技识别贫困生是非常科学的。一个学生家境如何最直接的显现方式就是通过饮食来体现,我们都知道大学里在食堂吃饭是最省钱的,而一个学生能够一个月在食堂就餐超过 60 次就说明他是没有多少外出就餐机会的;而且在物价较高的西安人均低于八元的就餐标准的确证明了学生的生活水平堪忧。所以通过对于学生饮食监测能够非常客观的体现学生的生活状况, 是非常客观而且科学的。

 

其次,这种用科技手段实现检测是非常公平的。贫困补助的所有依据都来源于数据,而数据是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得来的,所有过程都是智能化设备实现的。这一过程摒除了评选人的主观判断,完全用数据说话,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平。

 

再次,直接将钱打进饭卡实现了精准帮扶。对于贫困学生而言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吃饭,只要吃饭问题解决了其他都是小事。学校把钱直接打进饭卡既帮助学生解决了最迫切的吃饭问题而且还防止了学生乱花钱,可谓一举多得。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种“隐形”帮扶体现了对贫困生尊重。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所有东西展现给他人,贫困生更是如此,这类学生往往都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和家人的看法,内心异常敏感和脆弱。我们用这种“隐形”的帮扶形式既帮助了困难学生解决了生活的困难还让学生避免了尴尬,感受到了爱与尊重。

 

当然,从西安某大学的身上看到了一些优秀的管理方式值得我们借鉴。第一,要以人为本。人是我们一切事业的基础,做工作一定要把人放在首位。无论是我们的服务对象还是单位同事我们要做到充分的尊重,做事不能一刀切。既要有制度的刚硬也要有人性的温暖。
 

第二,要利用科技的手段。当前是智能化的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工作的重要辅助手段,所以作为管理者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管理方式,切合时代要求,善于运用优秀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

常见问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
查一查
我能报考什么职位?
全国
请选择类型
国考
省考
一键查询合适岗位
提示
请输入手机号
确定

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