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科目二考点】思维过程中问题解决

2021-02-01 18:22:31 来源: 上岸鸭公考 责任编辑: 锦鲤

思维过程中问题解决

1.问题与问题解决

问题是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2.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1)发现问题: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

(2)理解问题: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3)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和方案,选择恰当的问题解决操作步骤。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

(4)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3.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就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反之,如果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差甚远,问题解决起来就很困难。

(2)定势与功能固着

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3)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

经验水平或实践知识影响问题解决。善于解决问题的专家与新手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具备有关问题的大量知识并善于实际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4)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

(5)情绪与动机

情绪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影响,肯定、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否定、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阻碍问题的解决。人们对活动的态度、责任感等可以成为发现问题的动机,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一样。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4.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例题简答题】(2017下半年)简述思维过程中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参考答案】思维过程中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如下:

(1)问题情境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

(4)原型启发

(5)情绪与动机

【高顿名师说】这一模块是心理学基础知识最重要的部分,是考试的高频考点,也是最难理解的知识点。考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要克服畏难情绪,将知识脉络理清,把大模块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知识点去理解。由于考查的主观题频次较高,建议考生多花时间,重点复习此模块。

获取更多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关注高顿上岸鸭!

相关阅读

【心理学考点】创造性思维与培养

【教资心理学考点】思维的类型有哪些?

【心理学考点】思维的特征有哪些?


常见问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
查一查
我能报考什么职位?
全国
请选择类型
国考
省考
一键查询合适岗位
提示
请输入手机号
确定

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