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笔试文学常识考点之民族风俗相关内容

2021-01-26 13:53:48 来源: 上岸鸭公考 责任编辑: 锦鲤

教师资格笔试考试中,文化素养会考9道左右的选择题,分值为18分,占总分的12%,由于该部分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比较零碎,所以大家在备考的时候一定要抓住重点,看看之前常考的内容有哪些。下面高顿上岸鸭就讲文化素养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跟大家介绍常考考点,以下是文化素养中文化常识中民族风俗的部分,一起来看看。

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

1、人口

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4个):壮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

人口在500~1000万人的少数民族(5个):苗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

人口在100~500万人的少数民族(9个):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

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

2、分布特点

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一)少数民族风情

1、民族节日

(1)泼水节———傣族。

(2)火把节———彝族、白族、纳西族。(3)那达慕———蒙古族。

(3)芦笙节———苗族。

(4)三月节———白族。

(5)开斋节———回族、维吾尔族等。2民族服饰(见下图)

2、民族建筑

(1)藏族———藏族农区城镇多垒石建房,帐篷则是牧民的住所。布达拉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主要分为红宫和白宫两大部分,为藏族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2)壮族———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干栏式木楼,这就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民居。

(3)彝族———彝族土掌房为彝族的民间建筑,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层层叠落,相互连通,远远看去甚是壮观,后期彝汉混居,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点。

(4)蒙古族———“蒙古包”是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蒙古包最大的优点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

(5)回族———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基本上建在回族聚居区,体现了回族人“围寺而居”的特点。回族清真寺多是以木结构为主的中国古代宫殿式的建筑,布局多为四合院形式。

3、民族文学

蒙古族———«江格尔»«嘎达梅林»

柯尔克孜族———«玛纳斯»

彝族———«阿诗玛»

藏族———«格萨尔王传»(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傣族———«兰嘎西贺»

壮族———«莫一大王»5民族舞蹈

藏族———弦子舞、锅庄舞苗族、侗族———芦笙舞

壮族———扁担舞、师公舞、横鼓舞傣族———孔雀舞

蒙古族———倒喇舞

高山族———杵舞

以上就是关于教师资格笔试综合素质文学素养中关于民族风俗的相关文学常识,获取更多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关注高顿上岸鸭

相关阅读

【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文学素养】天文历法相关的文学常识

教师资格证笔试文学常识考点之古代称谓

【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点】文学常识考点之古代传统节日


常见问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
查一查
我能报考什么职位?
全国
请选择类型
国考
省考
一键查询合适岗位
提示
请输入手机号
确定

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