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与解析
2017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由高顿上岸鸭教师资格团队老师独家解析,大家做完真题以后一起来看看2017年下半年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究竟难不难。
2017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家。《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的著作。《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提出了教育学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所以是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标志,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脱离出来。《大教学论》中倡导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并且夸美纽斯从系统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可行性。提出了泛智教育的教育思想,所谓泛智就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这是一道识记题,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赫尔巴特著有《普通教育学》,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形成了传统教育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选项C,赞可夫著有《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选项D,布鲁纳著有《教育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式学习。因此答案选A。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属性。教育的属性分为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包含永恒
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等等。其中教育的永恒性是指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强调的是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题干中强调的说法: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选项C永恒性符合题意。选项A,阶级性属于我国古代社会的教育特点,指的是古代被统治阶级的子弟和古代统治阶级的子弟受教育权不同,古代被统治阶级的子弟没有受教育权,古代统治阶级的子弟有受教育权。强调的是一部分人有权接受教育,另一部分人无权接受教育。而与题干强调的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不相符。选项B,历史性是指教育在人类社会的不同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不同,教育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内容和形式。即强调过去和现在的教育有不同点。与题干强调的教育与人
类社会共始终不相符。选项D,为无中生有的混淆项,可排除。因此答案选C。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是推动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流动,所以分为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而言的,指向的是主要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和发展。社会变迁功能包括: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科技功能和教育的人口功能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以及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
人生抱负。题干中,强调的是通过教育能改变人的社会地位等。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C,为混淆项,不属于教育的社会功能。选项BD均属于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不符合题意。因此答
案选A。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家。卢梭在1762年发表的《爱弥儿》,以崭新的视角看待儿童,从而被称
为第一个“发现儿童”的教育家。该著作在内容上深刻地表述了其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其教育的核心是自然教育理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天性得到充分发展的自然人。卢梭认为,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这是一道识记题,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柏拉图著有《理想国》,内容上主要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选项B,拉伯雷著有《巨人传》,内容上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教会统治发出的呐喊,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人性和人的创造力的肯定。选项C,斯宾塞著有《教育论》,该书主要从理论上论证与宣传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发展时期资产阶级对教育的新要求,书中贯串着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哲学观和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想。
选项ABC与题干不符,排除。因此答案选D。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很多,但概括起来,
主要是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等几个方面。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题干中说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等社会因素会影响人的身心发展,选项B的符合题意。选项A,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题干强调的外部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不一致。选项C,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与题干所强调的外部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不一致。选项D为混淆项,不属于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可排除。因此答案选B。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作用体现在五个方面:①
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制约着教育的性质;②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目的;③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④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受教育权;⑤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所以选项C的表述与题干强调的决定因素相符。选项ABD均为影响教
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的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因此答案选C。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
补性和个别差异性。其中个别差异性指的是每个人的发展优势、发展速度、高度往往是千差万别的。强调的是不同人有不同特点,要个性化地教学。题干中,李老师的做法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地教学,符合选项D的定义。选项A,顺序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强调方向性与不超越、不可逆的特点。选项B,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表现为
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强调的是从量变到质变。选项C,连续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选项ABC与题干所强调的不同人有不同特点,要个性化地教学不相符。因此答案
选D。
8.【答案】D
【解析】德育过程是由一系列矛盾运动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存在三方面的基本矛盾:①学校
教育的影响和社会影响的矛盾;②教育提出的德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③受教育者已有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矛盾。题干中,强调学生的内部矛盾,所以选择学生其自身的需要和现有水平的矛盾。因此答案选D。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①知识的间接性;②教师的引导性;③教学的交往性;④教学的教育性;⑤教学的简捷性。这是一道识记题,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为混淆项,不属于教学过程的特点,
可排除。因此答案选C。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
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方式是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方式是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方式是以分科课程为主。这是一道识记题,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初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方式是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选项C,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方式是以综合课程为主。选项D,为混淆项,不属于我国课程设置的方式。因此答案
选A。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包含:课程计划、课程标
准、教材。其中,课程标准指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某门课程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强调的是教育部门对具体教学实施的建议。这是一道识记题,选项B正确。选项A,课程计划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课程计划强调的是学校层面的总体而宏观的教学安排,所以与题干强调的教育部门对具体教学实施的建议不一致。选
项CD两项为混淆项,不属于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可排除。因此答案选B。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关键期的概念。关键期指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者做准
备的时期。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某些行为在适当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的时期。关键期也称敏感期,在关键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养成某种行为比较容易。过了关键期,同样的刺激则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养成某种行为比较难。这是一道识记题,选项BCD三项均为无中生有的
混淆项。可排除。因此答案选A。
1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知觉的特性。知觉的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其中,整体
性是指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强调的是整体感知。题目中的图形是由扇形和折线组成的,但是人们没有把图形孤立为个别的部分,而是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把图形看成是三角形和圆形的组合体。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反映的特性。强调对象与背景。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所以与题干强调的整体与部分不一致。选项C,为混淆项,不属于知觉的特性,可排除。选项D,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其中条件变化指的是当知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发生改变,例如大小、声音、形状、亮度、颜色等,但不影响人们对它的知觉判断。
强调条件变,但结果不变。与题干强调的整体与部分不一致。因此答案选A。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
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婴儿期(0~1.5岁)、儿童早期(1.5~3岁)、学前期(3~6、7岁)、学龄期
(6~12岁)、青年期(12~18岁)、成年早期(18~30岁)、成年中期(30~60岁)、成年晚期(60岁以后)八个阶段。其中青年期为12~18岁,所面临的冲突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主要的人格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题干中的关键词是“12~18岁”,在埃里克森的人格社会发展八阶段理论中,12~18岁的青少年,其主要发展任务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是一道识记题,所以选项C正确。选项A,学前期3~6、7岁的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强化自我主动性,不符合题干表述。选项B,学龄期6~12岁的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不符合题干表述。选项D,成年早期18~30岁的成年人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不符合题干表述。因此答案选C。
1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注意。无意注意指没有目的,无须意志努力地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充
分利用学生无意注意的方法:①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②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
③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④教师的服饰、发型不宜过于耀眼;⑤运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⑥拓展学习的活动性,增强学生的注意力。题干中,教师对教学重点进行语调上的特意强调,对学生来讲是引起了无意注意。选项B,点名批评是运用提醒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与题干要求的无意注意不相符。选项C,讲课前公布学生成绩是为了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是在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与题干要求的无意注意不相符。选项D,用彩色粉笔把黑板边缘装饰得格外醒目,确实运用了无意注意的规律,可是容易对学生造成注意分散,是错误的运用。与题干要求的正确运用相悖。因此答案选A。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策略。常用的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其中
认知策略中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其中,精细加工策略的方法主要有:①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减与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法);②做笔记;
③提问;④生成性学习;⑤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精细加工策略强调的是加深记忆和理解,而题干中用谐音去记忆乞力马扎罗山,属于用记忆术加深记忆和理解。运用了精加工策略中的谐音联想法。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复述策略指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抑制
干扰,整体记忆与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画线、圈点批注等。题干强调的是深入理解,与选项A复述策略强调的保持信息,复习形式多样化不相符。选项C,组织策略主要的方法包括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系图等);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等。选项C强调的是知识条理化,整合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题干强调的加深记忆和理解不一致。选项D,元认知策略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比题干强调的认知策略要高一级。因此答案选B。
1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的类型。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学习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
学习和组合学习。其中,下位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如先学习水果,再学习苹果,将苹果归属到水果中。强调的是垂直关系,且旧知识储备与新知识学习之间是由高到低的关系。题干中,先学蔬菜、水果、肉的英文单词,再教羊肉、猪肉、胡萝卜、西红柿、芒果等英文单词,可见旧知识储备与新知识学习之间是由高到低的关系,与选项A下位学习相符合。选项B,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先学习苹果,再学习水果,水果处于苹果的上位。强调的是垂直关系,且旧知识储备与新知识学习之间是由低到高的关系。与题干表述的由高到低相反。选项CD:组合学习也叫并列学习、并列组合学习,当学生的新概念或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这种只凭组合关系来理解意义的学习就是组合学习。强调的是旧知识储备与新知识学习之间的平
级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因此答案选A。
1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情感的分类。情感的类型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其中理智感,是在智力
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强调的是智力活动,维护真理。题干中,小明解出难题后的兴奋,属于在智力活动产生的理智感。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强调的是行为符合道德标准,与题干强调的智力活动,维护真理不符,可排除。选项C,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强调的是行为符合审美标准,与题干强调的智力活动,维护真理不符,可排除。选项D为混淆项,幸福感不属于情感的分类,
可排除。因此答案选B。
1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健康。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强迫症状主要
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比如: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症状。强迫行为强调的是控住不住地去做,题干中小东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地去做返回检查锁门这件事,就属于强迫行为的典型表现。所以与选项D强迫行为的表述一致。选项AB,均为无中生有的混淆项,可排除。选项C,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调的是控制不住地去想,与题干强调的控制不住地去
做不一致。因此答案选D。
2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品德的结构。品德主要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
理成分构成的。其中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是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看一个学生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认识到什么,而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也就是说要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道德意志强调的是新旧行为一致,起凝固剂的作用。选项B,良好的道德环境不是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选项C,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当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或者他人、个人的行为,符合自己的认识或自己所维护的道德观念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道德情感起催化剂的作用。选项ABC与题干强调的“关键”不符。因
此答案选D。
2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认为教师的期
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对学生的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题干中,教师提出难题并把目光停留在优秀的学生身上,这是一种希望优秀学生能够给出正确回答的期待,属于期待效应。选项A,从众效应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时,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即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与题干强调的老师对学生的期待不符,排除。选项B,木桶效应是指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与题干强调的老师对学生的期待不符,排除。选项D,投射效应是指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使得人们将自己本来具有的东西看成别人也具有这些东西。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与题干强调的老师对学生的期待不符,排除。因此答案选C。
二、辨析题
22.【参考答案】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一般是沿着
知、情、意、行的内在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向前发展的。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德育影响的多样性,德育过程但并不一定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也不一定依次进行。德育过程的开端是多元化的,情、意、行都可以是开端。
因此,德育的起点是多元化的。
23.【参考答案】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教学具有教育性是最早由赫尔巴特提出来的,体现了教学的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思想品
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等方面获
得理想的发展与进步。
因此,教学具有教育性。
24.【参考答案】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复述。复述包含精细复述和机械复述,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必要条件。
因此,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不是想象,而是复述。
25.【参考答案】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两者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三
方面:
(1)施行目的不同。惩罚施用厌恶刺激的目的只是阻止不良行为出现,不一定要形成良好行为。负强化则是通过厌恶刺激抑制不良行为,并达到建立良好行为的目的。
(2)实施方式不同。惩罚是当儿童表现不良行为时及时施以厌恶刺激,以便阻止不良行为产生。负强化是针对正在受惩罚的个体,激发他“改过向善”的动机,或鼓励他去从事良好行为。一旦发现这个个体表现出预期中的良好行为,就立刻把正在进行的厌恶刺激撤走。
(3)施行的后果不同。惩罚的后果是不愉快、痛苦和恐惧的,而负强化的效果是愉快的。
因此,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不相同。
三、简答题
26.【参考答案】(1)研究性学习。(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3)劳动与技术教育。(4)信息
技术教育。
27.【参考答案】(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4)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6)操行评定。(7)做好班主任工作计
划与总结。
28.【参考答案】(1)知识观:知识是客观的,但对知识的解释却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
(2)学习观: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主动地建构知识。
(3)学生观: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地处理和转换。
29.【参考答案】(1)依从阶段。依从阶段是指个人为逃避谴责、期望奖励,从而表面接受他人的观点,虽然外显行为与他人一致,但其情感及认知均不一致。
(2)认同阶段。认同是指个体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认为他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而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来改变态度,在认知、情感与行为上与他人保持一致。
(3)内化阶段。内化是指个体将自己认同的意见或观点融入自己的认知框架,形成内在的价值体系与态度体系。
四、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1)义务教育要遵循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比如,材料中“以学生
学业成绩、升学率为主要指标”违背了这一规律,过于强调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而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该规律要求既不能持有实质教育论,过于强调知识获得和考试成绩,也不能单纯只强调能力的发展,持有形式教育论。
(2)义务教育要遵循均衡发展和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对效益高的学校实施倾斜政策”,违背了这一规律,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均衡发展,而材料中的做法只强调了智育,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
(3)义务教育需要公平发展。材料中,对全市义务教育进行评估,加大教育投入让全市学校全面加入,削弱了“重点学校”的特殊地位但同时又倾向于加强对高效益学校的投入,违背了此原则。
(4)义务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理念。材料中,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评估专家和学校组成评估小组”,扩大了评价主体,但忽略了学生、家长的参与。
综上所述,该改革措施虽然一定程度上调整了教学资源的配置,但依然违背了义务教育均
衡公平发展的理念。
31.【参考答案】(1)根据“水下打靶”实验,贾德提出了迁移的概括说。
(2)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迁移不能自动产生,具有相同成分只是迁移的前提。贾德认为,在先期学习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的学习,是因为在先期学习时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学习之中。比如,讲授过和未讲授过折射原理的被试者都必须学会运用标枪,“理论的说明不能代替练习”,而讲授过折射原理的一组被试者,则能迅速适应水下4英寸处的学习情境,“学得快、投得准”。
(3)迁移的关键是概括出共同的原理。比如“而学过折射原理的被试者,则能迅速适应水下4英寸处的学习情境,学得快、投得准”。
(4)该理论对教学的启发是:
①它揭示出造成学习迁移的关键原因是两种学习遵循着共同的原理,而不仅仅是相同的成分,从而使学习迁移的范围大为扩大。
②概括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而是与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即同样的教材内容,由于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效果就会差异悬殊,迁移效应也大不相同。
③教师的指导对学习者概括和掌握原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广泛概括,从而发现导致学习迁移发生的一般原理的原则。
以上就是2017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卷参考答案及解析的全部内容,关注高顿上岸鸭,获取更多教师资格考试相关真题试卷!
相关阅读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高顿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高顿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