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更多学习技巧!
已收到您的需求,将会在24H内和您联系

2023年中国移动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七)

2023-02-15 22:15:12 来源: 上岸鸭公考 责任编辑: Lily
各地最新职位表+历年真题汇总+免费刷题1v1

中国移动作为三大运营商中的绝对头部,基本占据通信行业的半壁江山,是众多通信行业求职者向往的心仪国企。全文干货,想备考中国移动笔试的同学千万不要错过了!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2023年中国移动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七)。

一、试题

1.危机一旦出现,邀请专业公关机构参与应对,组织公关活动,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危机公关有个前提,就是以诚实、诚恳的态度面对公众,不回避问题和错误,而不是通过拙劣的表演欺骗公众。那些只会忙着“捂盖子”、花钱“删帖子”,而不是致力于解决问题、舒缓公众情绪的做法,无疑是本末倒置。事实证明,“秀”出来的危机公关不是、也成不了真正的“丑闻消音器”。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在危机公关时:

A.首先需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公众

B.应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处理

C.应充分发挥公关手段的作用

D.邀请专业公关机构未必能消除丑闻

2.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但人口密度只反映人口与土地面积的一般数量关系,不能体现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成分,也不能体现人口与实际供养他的土地面积的关系。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出现了一些新的补充性密度指标,如生理密度、农业密度等,而以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称为人口的数学密度。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口密度含义演变的原因B.补充性密度指标的产生过程

C.人口密度的具体表现形式D.土地面积和人口成分的关系

3.从概念本身来说,“文化旅游”并非一个新名词,早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就已经尝试了以文化需求为诱导的外出旅行活动。宗教朝圣、探寻历史古迹、参加特殊节庆活动等,都是旅游体验的一部分。可以说,旅游本身就有文化因子,而文化旅游,更是可以在丰富旅游者旅行见闻的同时,提供旅行者和被访地双方更加独特的文化碰撞和交流。20世纪70年代后期,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概念,“文化旅游”模式逐渐兴起。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蕴含文化色彩的旅游由来已久

B.“文化旅游”模式诞生于古罗马

C.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旅游业的繁荣

D.文化是促使人们旅游的关键因素

4.1953年出版的《新华字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尽管这部字典内找不到任何编者的姓名,然而,“新华辞书社”五个字背后,汇集了一批声名卓著的大家:叶圣陶、魏建功、邵荃麟、陈原、王力、吕叔湘……《新华字典》集全国之力编著而成,从国家领导人、学术名家,到广大群众,都倾注了各自的心血。

对这段文字的概括准确的是:

A.《新华字典》是举全国之力编辑而成的

B.《新华字典》是名家大师的鼎力之作

C.《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

D.《新华字典》在我国辞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开卷未必有益,只有开好卷、会开卷,就能真正受益。

B.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

C.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D.为了避免城市供水不再紧张,市政府决定从水库调水以解燃眉之急。

二、答案

1.【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危机一旦出现邀请专业公关机构参与应对的做法是正确的,接着用“但”字笔锋一转强调危机公关的前提是诚实、诚恳的态度。其后列举了“捂盖子”、“花钱‘删帖子’”的错误做法。最后总结“秀”出来的危机公关不是、也成不了真正的“丑闻消音器”。故文段意在说明的是在危机公关时首先需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公众。

2.【答案】C。解析:由文段可知,人口密度的含义并没有发生演变,之前表示的是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量,后面也是,只是因为其表现力不够,所以后来出现了一些补充性密度指标,A项“人口密度含义的演变”表述错误,且文段的重点并非阐述出现补充性密度指标的原因,故排除A项;文段并未描述补充性密度指标产生的过程,排除B;D项明显不是文段要说明的内容,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C项。

3.【答案】A。解析:由文段第一句,可以得出A项表述正确。而由文段最后一句,可知B项表述有误。由“文化旅游,更是可以在丰富旅游者旅行见闻的同时,提供旅行者和被访地双方更加独特的文化碰撞和交流”,可知C项主宾倒置,与文意不符。D项表述本身就不恰当,“关键因素”夸大其辞。

4.【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新华字典》具有的价值,由此引出其背后的编者,根据“汇集了一批声名卓著的大家”、“从国家领导人、学术专家,到广大群众,都倾注了各自的心血”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新华字典》的编者阵容很强大,与此最相符的为A项。B项只强调大师的贡献,与文中“从国家领导人、学术名家,到广大群众”的表述不符。C、D两项均未涉及《新华字典》背后的参与者,均可排除。

5.【答案】B。解析:A项,关联词使用不当,“就能”应替换为“才能”。C项缺主语。D项“为了避免……不再”双重否定为肯定,去掉“不再”两字。故本题答案为B。

以上就是小编搜集到的关于中国移动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的本期全部内容了,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国企招聘的更多精彩资讯高顿教育将会为各位考生实时更新发布,想了解更多最新内容的小伙伴们赶快转发收藏吧。

版权声明: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上岸鸭公考”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上岸鸭公考”。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lihui@gaodun.com,电话:400-600-8011),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2023年中国移动校园招聘 2023年中国移动校园招聘笔试 中国移动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
2025国企招聘公告预约:
抢一手资讯,占OFFER先机!
获取验证码
提交评估
1:公告发布后免费提醒;
2:信息已安全加密,请放心填写;
我已阅读并同意 《高顿教育用户协议》
相关文章推荐
手机重要信息预约提醒
预约服务类型
公告预约提醒
报名时间提醒
考试时间提醒
成绩预约提醒
请选择考试类型
国考
省考
事业单位
国企招聘
银行招聘
军队文职
选调生
公选遴选
教师招聘
教师资格
警法
农村信用社
三支一扶
获取验证码
已阅读并同意高顿教育《用户信息保护及隐私协议》。
点击预约
央国企招聘1v1选岗

欢迎咨询「职业规划及报考指导」

「岗位查询」「简历定制」「礼包优惠」

......

已有51687名同学加入

提示
请输入手机号
确定

注册

获取验证码
注册
提示
请输入正确手机号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