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历年真题:电网真题汇编part15

2023-01-28 13:54:10 来源: 上岸鸭公考 责任编辑: Lily

高顿教育致力于连载国家电网考试历年真题,每次发布5题,同时由咱们讲师撰写极致解析供考生参考。题目上的问题考生可以本文下方回复交流,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和小编沟通,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国网人。

1、工程实际中,输电线路和高压电器外绝缘在交流电压下的击穿发生在()。

A.正半波

B.负半波

C.工频过零点

D.正负半波都可能发生

2、以下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形式中哪些可能是促进放电发展的()。

A.定向运动

B.扩散

C.复合

D.负离子的形成

3、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的变压器星形绕组,如果两相同时进入侵入波U,在振荡过程中出现的中性点最大对地电位为()。

A.2U/3

B.4U/3

C.2U

D.8U/3

4、50Ω,假设有一无穷长指教电压波30kv从线路1向线路2传播,在A点形成的折射波Uq和反射波Uf分别为()。

A.Uq=20kV,Uf=10kV

B.Uq=20kV,Uf=-10kV

C.Uq=40Kv,Uf=10kV

D.Uf=10kV,Uf=-10kV

5、气体放电的流注理论基本观点有()。

A.空间电荷畸变电场分布

B空间光电离产生二次电子崩

C.阴极表面电子发射维持放电发展

D适用于解释大气压长空气间隙气体放电

参考答案;

1.答案:【A】

高顿教育解析:

设备绝缘中与空气接触的部分叫外绝缘,而不与空气接触的部分叫内绝缘。(在设计绝缘时,都使外绝缘强度低于内绝缘强度,这是因为外绝缘有一定的自然恢复,而内绝缘水平不受空气湿度与表面脏污的影响,相对比较稳定,但自然恢复能力较差,一旦绝缘水平下降,势必影响安全运行)

输电线路外绝缘和高压电器的外绝缘都属于极不均匀电场分布,在估算“导线-大地”气隙的击穿电压时应采用“棒一板”气隙的实验数据。输电线路和高压电器外绝缘形成的不均匀电场可以看成是“棒一板”气隙。

在工频交流电压下测量气隙的击穿电压时,通常是将电压慢慢升高,直至发生击穿。升压的速率一般控制在每秒升高预期击穿电压值的3%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棒-板”气隙的击穿总是发生在棒极为正极性的那半周的峰值附近,可见其工频击穿电压的峰值一定与正极性直流击穿电压相近,甚至稍小,这可以解释为:棒极附近空间电场会因上一半波电压所遗留下来的电荷而加强。

所以正确答案是A。

【考点】

外绝缘、交流电压下的击穿

2.答案:【C】

高顿教育解析:

带电粒子消失:

1)带电粒子在电场的驱动下作定向运动在到达电极时消失于电极上面形成外电路中的电流。

2)带电粒子因扩散现象而逸出气体放电空间。

3)带电质点复合。

带电质点复合

正离子和负离子或电子相遇,发生电荷的传递而互相中和、还原为分子的过程。正、负离子间的复合概率比离子和电子间的复合概率大得多。游离主要发生在强电场,高能量区,复合发生在低电场,低能量区。复合过程要阻碍放电的发展,但在一一定条件下又可因复合时的光辐射加剧放电的发展。

带电质点扩散:

带电质点的扩散和气体分子的扩散一样,都是由于热运动造成,带电质点的扩散规律和气体的扩散规律也是相似的。电子的质量远小于离子,所以电子的热运动速度很高,它在热运动中受到的碰撞也较少,因此,电子的扩散过程比高子的要强得多(电子扩散比离子扩散高3个数量级)。气体中带电质点的扩散和气体状态有关,气体压力越高或者温度越低,扩散过程也就越弱。

负离子的形成:

附着效应,电子和气体分子碰撞非但没有电离出新电子,反而是附着于分子,形成负离子。负离子的形成起着阻碍放电的作用。

有些气体形成负离子时可释放出能量。这类气体容易形成负离子,称为电负性气体。(如氧、氟、氯、水蒸气、SFg等)。氢气和氨气不会形成负离子。

电子附着系数:电子行经单位距离时附着于中性原子的电子数目。

所以正确答案是C。

【考点】

定向运动、扩散、复合、负离子的形成

3.答案:【B】

高顿教育解析:

三星形绕组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最大对地电位:

单相进波,中性点最大对地电位不超过(2U0/3);两相进波,中性点最大对地电位不超过(4U0/3);三相进波,与单相绕组末端不接地的波过程相同,中性点最高对地电位可达首端电压的2倍(2U0)。

中性点的稳态电压:

单相进波,中性点的稳态电压为(Uo/3)。两相进波,中性点的稳态电压为(2U0/3)。三相进波,中性点的稳态电压为(U0)。

所以答案为B。

【考点】

中性点最大对地电位

4.答案:【B】

5.答案:【ABD】

高顿教育解析:

流注理论:

流注:这些电离强度和发展速度远大于初始电子崩的新放电区(二次电子崩)以及它们不断汇人初崩通道的过程。在初始阶段,气体放电以碰撞电离和电子崩的形式出现,但当电子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某一初始电子崩的头部积聚到足够数量的空间电荷,就会引起新的强烈电离和二次电子崩。这种强烈的电离和二次电子崩是由于空间电荷使局部电场大大增强以及发生空间光电离的结果,这时放电即转入新的流注阶段。流注的特点:电离强度很大和传播速度很快(超过初崩发展速度l0倍以上),出现流注后,放电便获得独立继续发展的能力,而不再依赖外界电离因子的作用,可见这时出现流注的条件也就是自持放电条件。出现流注条件:起始电子崩头部电荷数量足以畸变电场造成足够的空间光电离。(放电发展的维持条件)

适用范围:高气压、长间隙下,放电并不充满整个电极空间的现象。流注理论的局限:当Pd较小时。此时,不产生流注,只能使用汤姆逊理论

“C.阴极表面电子发射维持放电发展”,是汤逊原理维持放电的条件。

所以答案为ABD。

【考点】

流注理论

以上就是小编搜集到的关于国家电网历年真题:电网真题汇编part14的本期全部内容了,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国企招聘的更多精彩资讯高顿教育将会为各位考生实时更新发布,想了解更多最新内容的小伙伴们赶快转发收藏吧。

常见问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
查一查
我能报考什么职位?
全国
请选择类型
国考
省考
一键查询合适岗位
提示
请输入手机号
确定

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