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更多学习技巧!
已收到您的需求,将会在24H内和您联系

2022年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招收6人启事

2022-12-06 10:12:39 来源: 上岸鸭公考 责任编辑: 瑾瑜
各地最新职位表+历年真题汇总+免费刷题1v1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2年度博士后招收启事

一、公司简况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华能)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创立于1985年,因改革开放而生,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成长壮大,是我国电力工业的一面旗帜,持续引领发电行业进步。

公司注册资本349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包括电源开发、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电力(热力)生产和销售,金融、煤炭、交通运输、新能源、环保相关产业及产品的开发、投资、建设、生产、销售,实业投资经营及管理。

中国华能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司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扛起中央企业的使命责任,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目前,公司拥有58家二级单位、480余家三级企业,5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华能国际、内蒙华电、新能泰山、华能水电、长城证券),员工13万人。

进入新时代,中国华能胸怀“两个大局”,站在为党和国家事业筑牢“两个基础”、发挥“六个力量”的高度,丰富和发展了华能“三色公司”新的时代内涵,即建设服务国家战略,保障能源安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践行能源革命,助力生态文明,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清洁能源电力的“绿色”公司;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的“蓝色”公司。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能力强、价值创造力强、全球竞争力强;资产优、管理优、业绩优的“三色三强三优”世界一流现代化清洁能源企业的战略目标,2025、2035年“两步走”战略安排,以及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效益效率、国际化发展、公司治理、党建质量上实现“六个新领先”的战略任务,全面开启二次创业,实现再次腾飞。

2021年,公司可控装机超过2亿千瓦,煤炭产能超过1亿吨/年,供热面积超过9亿平方米,资产总额1.31万亿元。能源保供作出重大贡献,得到国家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高度评价。

2022年,中国华能将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党中央提出的“三新一高”要求,牢牢把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原则,牢牢把握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大势,牢牢把握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牢牢把握效益为先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牢牢把握深化改革这个关键一招,牢牢把握风险防控的底线红线,以时不我待的干劲抢抓机遇,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苦干实干,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动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清洁能源企业迈出更大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研究院前身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技术经济研究院(成立于2004年),2020年4月更名,工作地在北京,是中国华能直属机构,主要围绕集团发展改革和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开展外部环境、战略规划、市场形势、电力系统、对策策略、体制机制、碳中和等软科学研究,开展能源环境经济等数据信息收集、处理以及量化分析模型开发,归口管理软科学研究,同时受权管理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中国华能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思想支撑、战略支撑和智力支撑。

二、招收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

2.具有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3.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有一定工作经验者优先。

4.年龄在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身体健康。

5.具备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

三、研究方向及专业要求

(一)电力行业碳中和优化路径研究(1名)

基本情况: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的顶层引领。电力行业是我国最主要的碳排放部门,随着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电能需求量还将刚性增长,深入研究电力行业减排路径,对于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支撑“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内容

(1)研究电力行业碳减排机理,分析影响电力行业碳减排的关键因素,确定电力行业碳减排分析的主要边界条件。

(2)建立能源需求预测与碳减排分析模型,分析重点部门减排路径,预测未来终端能源消费结构。

(3)构建电力行业碳减排分析模型,以全社会转型成本最小为目标,优化电力减排路径。

2.专业要求

(1)国内外知名院校或科研院所管理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博士毕业。

(2)具有扎实的能源电力专业知识、较强的模型与数据分析能力,熟练使用CGE、LEAP、Python等分析软件者优先。

(3)具有较强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能熟练研究分析能源电力类英文资料和文献。

(二)碳中和关键技术及产业发展趋势研究(1名)

基本情况:科技创新和产业进步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驱动力。深入研究碳中和关键技术现实状况和发展方向,准确研判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及产业发展趋势,对优化企业产业布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1.研究内容

(1)分析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评估其对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贡献度。

(2)提出碳中和关键技术的近中远期发展重点和实施路径,编制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

(3)研究提出企业推进碳中和关键技术发展的产业布局及实施方案建议。

2.专业要求

(1)国内外知名院校或科研院所电气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博士毕业。

(2)具有扎实的能源电力专业知识、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新能源、储能、氢能、CCUS等领域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

(3)具有较强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能熟练研究分析能源电力类英文资料和文献。

(三)全球和我国新能源发展动态追踪体系构建与对标评价研究(1名)

基本情况: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我国碳中和目标的不断推进,未来几十年,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将成为全球能源电力开发的主阵地。为助力集团公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清洁能源企业”目标,本课题将构建全球和我国新能源发展动态追踪体系,并对主要开发企业新能源发展进行对标评价研究,为集体公司更加及时、准确、全面了解信息和做出决策提供支撑。

1.研究内容

(1)构建基于季度的我国和各地方新能源发展动态追踪体系,形成标准化的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分析报告等流程文档和数据处理分析工具。

(2)构建基于半年度的全球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新能源发展动态追踪体系,形成标准化的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分析报告等流程文档和数据处理分析工具。

(3)构建基于年度的主要开发企业新能源发展动态追踪体系和对标体系,形成标准化的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分析报告、对标报告等流程文档和数据处理分析工具。

(4)基于对全球、我国、主要开发企业新能源发展的持续追踪和对标分析,为集团公司新能源发展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动态信息和建议。

2.专业要求

(1)国内外知名院校或科研院所能源电力相关专业博士毕业,从事过类似数据整理分析者优先。

(2)具备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写作能力扎实,能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和报告撰写。

(3)具有较好的英文阅读能力,能熟练阅读分析英文资料和文献。

(四)我国各地方中长期能源电力发展展望研究(1名)

基本情况: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我国碳中和目标的不断推进,未来几十年,我国各个地方的中长期能源供需和电力供需也将发生重大调整。为适应这种变化,助力集团公司进一步优化中长期区域发展策略,本课题将构建能源电力定量分析模型,重点对2060年碳中和目标下,各个地方(省/区/直辖市)中长期能源供需、电力供需的重要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

1.研究内容:

(1)对我国各个地方(省/区/直辖市)能源供需现状、电力供需现状进行综述分析。

(2)构建能源电力需求侧的定量分析模型,对碳中和目标下各个地方(省/区/直辖市)至2060年的中长期能源需求和电力需求进行定量研究,总结各个地方能源电力需求侧的重要变化趋势。

(3)构建能源电力供应侧的定量分析模型,对碳中和目标下各个地方(省/区/直辖市)至2060年的中长期能源供应结构和电力供应结构进行定量研究,总结各个地方能源电力供应侧的重要变化趋势。

(4)根据对碳中和目标下各个地方(省/区/直辖市)中长期能源供需、电力供需的定量分析和研判,为集团公司中长期区域发展策略提供建议。

2.专业要求:

(1)国内外知名院校或科研院所能源电力相关专业博士毕业,从事过能源电力供需模型构建者优先。

(2)具备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写作能力扎实,能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和报告撰写。

(3)具有坚实的数学和编程能力,能够高效完成能源电力供需模型构建工作。

(五)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市场体系研究(1名)

基本情况: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行业发展提出新要求,我国电力生产和消费将加快转型,电力供需将呈现新的特点,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也将加快形成,为构建新型电力提供保障。准确分析电力供需变化趋势,跟踪研判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和方向,对发电企业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要求,把握绿色低碳转型的大势,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创新市场开拓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内容

(1)分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宏观经济、再电气化等因素对我国电力需求及用电特性的影响,以及未来增长空间。

(2)研判“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及新发展理念等指导下,我国电源装机、电网结构的演化路径和发展方向。

(3)根据电力供需变化特点,系统性研究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电力现货、中长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以及电价机制,结合公司情况提出新形势下经营策略建议。

2.专业要求

(1)国内外知名院校或科研院所能源电力经济、电气工程、产业经济相关专业博士毕业,有行业工作经验者优先。

(2)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研究能力,创新的思维方式,能独立完成高质量的研究报告。

(3)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熟练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与专业人士深入沟通交流。

(六)研究方向: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运行优化和交易策略研究(1名)

基本情况: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以风光储为核心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由于风电和光伏发电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高比例接入综合能源系统会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经济高效带来巨大挑战。本课题将对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协同调度、交互响应和交易策略等进行深入研究,促进多种能源互补互济和多系统协调优化,在保障园区能源供应安全的基础上促进新能源消纳和经济效益提升,为集团公司开展综合能源业务提供参考。

1.研究内容

(1)构建风电和光伏发电新能源高精度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和园区负荷预测模型。

(2)探索新型能源站模型,分析供能侧与用能侧灵活互动方式及对提高新能源消纳和减碳作用。

(3)结合能源系统发展现状,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优化模型,探索市场条件下多利益主体间的交易策略。

(4)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集团公司发展综合能源业务的建议。

2.专业要求

(1)国内外知名院校或科研院所能源电力相关专业博士毕业,从事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发电优化策略研究者优先。

(2)具有较高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能熟练研究分析能源电力类英文资料和文献。

(3)具有扎实的能源电力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能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四、申请材料

1.《博士后申请表》(请在中国博士后网站下载,并用A4纸打印)。

2.博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需提交由我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留学证明和教育部的博士学位认定证明。

3.本学科领域2名博士生导师的《专家推荐表》。

4.研究计划概要、博士论文详细摘要、与研究课题相关且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

5.身份证复印件(正反两面需复印在同一纸面上)、个人近期2寸免冠照片。

6.《体检表》。

申请时间自公告发出之日起,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申请人以邮寄和电子邮件两种方式申请报名,缺一不可。邮件标题请以“研究方向全称+姓名”命名。申请材料,恕不退还。

五、福利待遇

1.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间,工资、福利及其他相关待遇按照国家和华能集团有关规定执行。

2.我站将根据科研项目性质,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科研经费和其他研究条件。

六、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6号华能大厦A407室

邮政编码:100031

联系人:曲老师

联系电话:010-63228175

电子邮箱:yanjiuyuan@chng.com.cn

原文标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2年度博士后招收启事

文章来源:https://www.chng.com.cn/detail_zpxx/-/article/YjJqG0pRRQU6/v/1117141.html

>>0元解锁3天国企上岸指导课

版权声明: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上岸鸭公考”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上岸鸭公考”。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lihui@gaodun.com,电话:400-600-8011),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2025国企招聘公告预约:
抢一手资讯,占OFFER先机!
获取验证码
提交评估
1:公告发布后免费提醒;
2:信息已安全加密,请放心填写;
我已阅读并同意 《高顿教育用户协议》
相关文章推荐
央国企报名资格审核系统
请选择您的意向单位
中国烟草
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
国家能源
铁路局
中储粮
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
中国海油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其他国企
请选择学历
本科
硕士
硕士
博士
大专
其他
获取验证码
已阅读并同意高顿教育《用户信息保护及隐私协议》。
点击提交
央国企招聘1v1选岗

欢迎咨询「职业规划及报考指导」

「岗位查询」「简历定制」「礼包优惠」

......

已有51687名同学加入

提示
请输入手机号
确定

注册

获取验证码
注册
提示
请输入正确手机号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