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记者胡璐)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生物多样性富集的生态系统和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记者3日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湿地面积300多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说,“十三五”期间,我国统筹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7亿元,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补助、退耕还湿、湿地保护与恢复补助项目2000多个。
同时,按照湿地生态区位、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初步建立起以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的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十三五”期间,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5处,新增国家重要湿地29处,国际重要湿地总数达64处;新增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国家湿地公园总数达899处,湿地保护和退化湿地恢复的面积不断扩大,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更多时政内容请继续关注高顿上岸鸭!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上岸鸭公考”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上岸鸭公考”。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lihui@gaodun.com,电话:400-600-8011),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