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更多学习技巧!
已收到您的需求,将会在24H内和您联系
全国统一答疑热线:400-600-8011
公务员考试2025考试时间
公务员考试考什么科目和内容
公务员考试网官网
公务员考试的报考要求
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哪个好
公务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 中国人才选拔制度变迁

2021-04-16 15:50:10
来源:上岸鸭公考
责任编辑:徐佳音
- 公务员职位排行榜~
【招录职位】
【招录最多】职位名称:一级行政执法员(二); 部门名称: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 专业要求: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招录人数:5635; 【招录最少】职位名称:俄语; 部门名称:外交部; 专业要求:俄语;招录人数:1;

国考常识判断的考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考察以客观题为主,总数量维持在20道题,具体会考察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环境、自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上岸鸭公考为各位考生带来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中国人才选拔制度变迁。

13.jpg

一、世卿世禄制

主要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二、察举制

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即察举制,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两汉的察举,主要是以“德、才”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以孝廉为重要考察科目,所以人们也常说“举孝廉”。

三、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三国时开始实行,隋朝时被废除。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后期,由于中正官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等级森严的局面。

四、科举制

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拔官吏制度。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

(1)隋朝:科举制的创立

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2)唐朝:科举制的完善

唐朝继承和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表现在:一是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二是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三是唐玄宗时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有利于唐诗的发展。

(3)北宋:科举制的发展与改革

北宋初年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严格了考试程序,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并成为定制。第二,简化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第三,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第四,扩大录取名额。

(4)明清:科举制的僵化

明清科举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明朝的科举制与前代不同主要表现是实行八股取士制度。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文章机械的分为八个部分,被称做“八股文”。

(5)清末:科举制的废除

1898年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下诏“废八股改试策论”,戊戌变法失败后,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自此,在我国实行达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终结了。

以上就是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的分享,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题请继续关注上岸鸭公考【上岸鸭公考】(www.gwy.com),任何备考疑问欢迎咨询!

相关阅读

行测常识判断知识:学会管理有多厉害!你看看唐僧就知道了

行测常识积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版权声明: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上岸鸭公考”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上岸鸭公考”。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lihui@gaodun.com,电话:400-600-8011),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看完还有疑惑?高顿上岸鸭公考老师在线为您解答!
立即咨询
1061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文章推荐
  • 资料分析
  • 常识判断
  • 言语理解
  • 判断推理
  • 数量关系
提示
请输入手机号
确定

注册

获取验证码
注册
提示
请输入正确手机号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