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更多学习技巧!
已收到您的需求,将会在24H内和您联系
全国统一答疑热线:400-600-8011
公务员考试2025考试时间
公务员考试考什么科目和内容
公务员考试网官网
公务员考试的报考要求
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哪个好
公务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4广东省考常识判断每日积累:国债(附练习题)

2023-11-12 12:00:00
来源:上岸鸭公考
责任编辑:海艳
- 公务员职位排行榜~
【招录职位】
【招录最多】职位名称: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 部门名称:二级警长以下; 专业要求:法学类(B0301);招录人数:732; 【招录最少】职位名称:中共广东省委老干部局; 部门名称:广东省老干部大学(广东省省属离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综合岗二级主任科员以下; 专业要求:数学类(B0701),生物科学类(B0710),统计学类(B0711),电气类(B0806),建筑类(B0810),土木类(B0811),环境科学与工程类(B0826),安全科学与工程类(B0830);招录人数:1;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时间预计会在2024年1月份左右,各位考生可以好好准备一下,常识判断贯穿行测和申论的科目,需要各位考生每日都积累一下小知识,今天上岸鸭公考小编带着各位考生来积累一下关于国债的知识。
2024广东省考常识判断每日积累
国债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一、主要特点
国债是债的一种特殊形式,同一般债权债务关系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从法律关系主体来看
国债的债权人既可以是国内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而债务人一般只能是国家。
从法律关系性质来看
国债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较多地体现了国家单方面的意志,尽管与其他财政法律关系相比,国债法律关系属平等型法律关系,但与一般债权债务关系相比,则其体现出一定的隶属性,这在国家内债法律关系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从法律关系实现来看
国债属信用等级最高、安全性最好的债权债务关系。
从债务人的角度来看
国债具有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等特点。
从债权人的角度来看
国债具有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等特点。
二、发行目的
1、筹措军费支出
在战争时期军费支出额巨大,在没有其他筹资办法的情况下,即通过发行战争国债筹集资金。发行战争国债是各国政府在战时通用的方式,也是国债的最先起源。
2、平衡财政收支
一般来讲,平衡财政收支可以采用增加税收、增发通货或发行国债的办法。以上三种办法比较,增加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做法,固然是一种好办法但是增加税收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税赋过重,超过了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将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并会影响今后的税收。增发通货是最方便的做法,但是此种办法是最不可取的,因为用增发通货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对经济的影响最为剧烈。在增税有困难,又不能增发通货的情况下,采用发行国债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还是一项可行的措施。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可以吸收单位和个人的闲置资金,帮助国家渡过财政困难时期。但是赤字国债的发行量一定要适度,否则也会造成严重的通货紧缩。
3、筹集建设资金
国家要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为此需要大量的中长期资金,通过发行中长期国债,可以将一部分短期资金转化为中长期资金,用于建设国家的大型项目,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4、借换国债发行
借换国债是为偿还到期国债而发行,在偿债的高峰期,为了解决偿债的资金来源问题,国家通过发行借换国债,用以偿还到期的旧债,这样可以减轻和分散国家的还债负担。
例题: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券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下面关于国债的描述正确的有()。
A、发行主体是国家
B、债务人一般只能是国家
C、债权人只能是本国公民
D、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常识。
A、D两项正确,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由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B项正确,国债的债务人只能是国家,即代表一国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发行的叫做地方政府债券。
C项错误,国债的债权人既可以是国内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以及国际金融组织。

版权声明: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上岸鸭公考”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上岸鸭公考”。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lihui@gaodun.com,电话:400-600-8011),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看完还有疑惑?高顿上岸鸭公考老师在线为您解答!
立即咨询
1285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文章推荐
  • 资料分析
  • 常识判断
  • 言语理解
  • 判断推理
  • 数量关系
提示
请输入手机号
确定

注册

获取验证码
注册
提示
请输入正确手机号
确定